亦境历经十四载,耕耘奋进,匠心筑造。与亦境一起成长的小伙伴们,始终执守匠心、不忘初心,默默坚守着“营造美好人居环境”的信念,一心一亦,筑境前行。为真实呈现亦境人的风采以及与亦境共同走过的岁月,“亦境那些人”专栏正持续发布,敬请关注。


刘冰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一级建造师
景观规划设计院二所所长

代表项目
溧阳生态森林走廊规划(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运动与休闲网络类卓越奖)
上海黄浦江洋泾、中栈、耀华公园设计(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区(IFLA-APR)开放空间类卓越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昆山“昆小薇”城市更新规划与实施(IFLA、上勘协等)
昆山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现状评估与更新规划
张家港大新镇新湖(公园)景观设计
太仓港区七浦塘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镇江古运河下段(经十二路-大运河口)景观环境整治工程
张家港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
溧阳天目湖大道(站前路-迎宾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
无锡锡山东亭路、二泉路景观绿化更新设计
吴江区松陵街道吴模路活力街角项目
吴淞江生态廊道启动区(一期)绿化景观工程
广西武鸣灵水风景区规划提升工程
溧阳市湾溪公园(三期工程)设计
上海方松社区公园(嘉松南路东侧绿地)设计
常嘉高速周庄互通区域绿化改造设计
西安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湿地策划与规划
高邮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总体规划
黄山高铁A-1地块Ⅱ期项目景观设计商业地块
昆山中心城区南北后街沿线及节点风貌提升设计
江苏省天一中学名树进校园及校园环境品质提升
无锡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宛山荡片区景观提升规划
上海虹莘路全要素景观设计

2012年,刘冰从上海交大园林专业毕业,进入亦境实习,目前已经整十年了。当初来到亦境,是因为在学校时就跟着王老师汤老师学习设计,相对其它专业,他对设计有着更大的兴趣。实习期间,这里优秀的学长学姐众多,忙的时候大家一起废寝忘食、讨论问题,闲的时候大家根据自己兴趣主动学习、拓展知识,他被公司这种创新进取的学习型团队氛围深深感染。

虽然刘所的工作内容一直在变化,但主要还是以方案设计为主。十年的工作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毕业后就是块干海绵,前三年主要是跟着老师和前辈不断模仿,每个项目都拼命地吸收、汲取、借鉴、模仿。中间三五年开始对设计有些初步的感觉,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路和体系,但这个时间段很矛盾、很痛苦,这是一个不断肯定和推翻自己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儿一样,觉得自己好像都懂了,满怀信心地拿着自己构建起来的不太成熟的体系去闯,然后会有一些受挫。到后来几年,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感觉更实在更落地了,会从更多的层面去想问题,做的事情多了杂了反而觉得,每个项目都有它的特性,根本的点抓住了,做到位了,大家就都满意了。

这些年来,刘所做了很多种类型的项目,大到城市的专项规划,像溧阳的森林长廊、张家港的绿地系统、昆山的蓝绿统筹,小到百来平米的小微空间,中间有江河湖塘,像黄浦江、古运河、七浦塘、大新湖、广西的景区、无锡和溧阳的道路绿化等等,有些项目还是很令他难忘的。

溧阳森林望楼项目现场踏勘


在早期工作的时候,随着身边的一些亲友陆陆续续转行,刘所对设计这个行业最大的感触是,“我是不是入错行了,我是不是也该去做点别的。”到后来在公司整体的研究型学习氛围感染下,他慢慢坚定了扎根这个行业的信念,并随着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经历有些了体会和感想。

扎马步&速成班
练好画图基本功 从等高线开始
刚入公司给刘所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里没有经过螺丝钉式打杂过程,上来就单独做设计。公司尤其注重山水格局和竖向设计,他印象最深的是入门学习等高线的两个项目,一个是太仓七浦塘,一个是镇江古运河。七浦塘项目是刚进公司那会儿,一个30多万平的七浦塘生态公园摆在面前,A1的纸张打出来,几乎每天改一稿草图方案,他到现在还记得凌晨针管笔在硫酸纸上一圈一圈画等高线的刷刷声。古运河项目是第二年到第三年,花了近两年时间,他把一条16.69公里、高差有20米、沿线8个主题公园、面积达200多公顷的运河,按照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做了三轮设计方案。如果说一天一遍七浦塘让他看到什么都能联想到等高线的话,那么三刷古运河则培养出了他对任何复杂的竖向设计都无所畏惧的信心,他以为的设计速成班,最后发现是公司在孜孜不倦地培养新人扎马步。

大目标&小问题
理清思路比埋头画图更重要
经历过模仿、打基础的阶段后,刘所最大的体会是,公司更注重对员工的体系性思维和逻辑能力进行培养。在公司的各种形式的项目讨论会议上,公司领导一直在向设计师传授方法论,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不管是问题导向,还是目标导向,在遇到一个设计项目时,学会先理清思路永远都比只是埋头画图更重要。抓住并解决关键问题,锁定并分解主要目标,是面对项目时他所理解和领会的主要方法和原则。

跳出来&跳进去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刘所认为,很多时候,对一个项目要充分理解,都需要不断跳进跳出,跳出来是为了看全局,跳进去是为了死抠细节。久视则熟字不识,要抓住一个项目的关键问题或判断其方向的话,必须要全局观地上位思考,要跳出思维的局限,思考时求大求全,仔细调研分析,统筹考虑各方面内外因素。要把一个设计做到位的话,则离不开抠细节的下位实践,紧紧抓住核心突破点,认真推敲研究,实践时做细做深。

设计&生活
保持谦逊的学习心态
多年的项目实践下来,刘所发现做作品很难,可遇不可求。不仅要面对场地情况的变化,还得面对业主领导想法的颠覆,不仅要艰难地克服自己的惰性,还要时刻面对配合单位的躺平。我们的设计从文本到作品,从概念到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推敲。世界很复杂,水平有高下,不仅要自己研究怎么出作品,更要向优秀的作品和团队学习。多交流,多学习好的作品,认真考察,仔细研究,提炼总结,因地制宜地与我们的项目实践相融合。对于好的作品,不仅要学习其技术手法,更要学习在推进落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何与各方有效地沟通,去一起寻求到解决办法。
如果现在问刘所,设计是什么,他的理解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先是好不好用,再是好不好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生活。所以他一直相信,最好的设计源于生活,源于对实际生活中已发生问题的充分反思。


零距访谈
Q:您的家庭和业余生活是怎样的呢?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A:相对来说,还是居家为主,平常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家里人,陪着小朋友一起看看世界、一起快乐成长。最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泡上一杯茶,安安静静在自己的小书房里,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历史、人文、哲学、经济、小说,可能是小时候书的贫乏导致现在对书和读书总有一种稀缺感。

Q:你会怎样形容或者描述自己?
A:我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一定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如果按照达瑞欧在《原则》里提到的“内向者聚焦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喜欢书面沟通,不公开自己的批评性想法;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这个标准来的话,我显然是个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不太擅长社交,至少我自己内心是这么觉得的,但随着工作的需要,其实多多少少都在逐渐改变。改变是很难的,一个人想改变自己,就像举起自己一样,但为了成长和进步,必须不断克服自己的惰性。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个内外兼修的创造者,要求自己保持谦逊开放的头脑,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多看书、多交流、多走路,没事儿就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先做了再说,然后要求自己日进一步,倒逼自己,有些不懂的领域我喜欢以考代学,先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入了这块的门,然后在讨论的时候才有点底气。

塞班团建
泰国团建
雪窦岭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