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大新镇位于中国江苏省张家港市北部港城,邻近长江。历史上,公园所在地地势低洼、湖塘密布,但随着农业发展,大量湖荡被填埋,形成江南“湖田”模式,是典型“圩、江、城”相融合的江南水乡风貌。


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建设造成生态系统的割裂和碎片化,江南小镇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的韧性都在被侵蚀。


为有效解决因城镇建设造成的水系割裂、生态系统碎片化的问题,满足港城人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港城政府决定开挖大新镇最大的人工湖。


项目定位
打造兼具市民户外公共活动共享空间功能与蓄洪调水功能的弹性景观体系
新湖公园——大新镇活力汇聚的生态休闲核心



挑战与难点

01生态层面
人工湖如何联通公园基地周边河流,满足水利需求,促进大新镇生态韧性发展。
02文化层面
如何协调基地的水乡历史文化底蕴和港城现代风貌
03效益层面
在较少投资下,如何确保生态、游憩、景观等功能的均衡实现。

策略与创新点
大新镇城市生态韧性格局的塑造  
“壶天模式”下圈层递进理念的提出
对低造价与高品质之间平衡的探索




1. 大新镇城市生态韧性格局的塑造
应对生态层面的挑战:人工湖如何联通公园基地周边河流,满足水利需求,促进大新镇生态韧性发展。

“退田还湖”塑格局
基地具有江南水乡的属性,是历经数千年长江沿线泥沙冲击的自然作用和人类农垦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独特地貌。是人与自然共生的产物。随着快速的城市建设,水系被截断,湖面被吞噬,储水功能减弱,难以应对暴雨和洪涝造成的灾害。新湖公园的建设,退田环湖,连通四条主干河道,恢复了江南水乡的自然肌理,完善大新镇的水系格局。



打造大新镇水系统应对雨洪危机的调适器
设计通过新湖与周边水系的联通,打造了拥有2500m生态缓冲岸线,10hm²集水生态调蓄、候鸟栖息地、社区游憩活力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湖。整个新湖水体拥有11万立方米的常规调蓄容量和8万立方米的弹性容量,最多能达到约19万立方米的雨洪调蓄能力,成为大新镇水系统应对雨洪危机的调适器。


塑造结合水位变化的弹性生态景观
设计结合地形,在东侧较大的人工湖面上保留三座人工岛,利用景观栈道衔接,将生态孤岛联系起来。并结合洪水位、常水位、枯水位,构建不同标高的滨水景观建筑、场地与道路。利用广阔水面,设计沉水、浮水、挺水的多层级水生植物群落,与漫长的生态驳岸结合,构建随着随水位变化的弹性生态景观带。


2. “壶天模式”下圈层递进理念的提出
应对文化层面的挑战:如何协调基地的水乡历史文化底蕴和港城现代风貌

南北向贯穿公园的国泰路,将公园中的新湖水面划分为大小不同的两部分,聚分有致。平面形态与“葫芦”极其相似。在总体布局中传承和表达了这个中国古代理想生态环境的模板——“壶天模式”。总体布局上,设计以新湖中心廊桥为核心,由内而外,形成传统中式-新中式-现代的三个圈层:


核心圈层——“廊桥遗韵”:水乡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通过考察史料,以及对江南地区廊桥形态的调研,在市政桥滨水两侧增设具有江南古韵的亭廊,柔化、丰富了市政桥僵硬的轮廓。使其化身为“风雨廊桥”,与公园水乡风貌相统一。

廊桥采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艺术表达手法,结合湖中人工岛上的三层景观阁,形成廊桥与阁互为因借的景观效果。


次级圈层——场地配套建筑与亭廊构架以新中式风格的休憩空间形式表达
设计依托基地原有水系丰富的基底,开挖联通,将周边碎片化的水体尽收于与新湖这片“壶天”之中,形成区域水网凝聚的核心。围绕场地配套设置新中式的景观元素,作为传统与现状交汇、中式与现代融合的滨水空间。


外层圈层——现代港城文化的表达
外围圈层主要展示现代港城的文化形象,设计结合周边建设的公共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现代风格的社区活力场,新湖公园边界空间采用现代手法,设置市民活动广场、游憩设施及场地,承载社区活力。


3. 对低造价与高品质之间平衡的探索
应对效益层面的挑战:在较少投资下,如何确保生态、游憩、景观等功能的均衡实现。
设计遵循“自然做功”的理念,融合低成本的生态调蓄与滨水景观营造。项目在满足游憩需求的前提下,在停车场、生态步道等材质上,选用低成本的景观材料;植物种植以塑造基底为目的,以低维护地被与小规格乔木自然植物组团为主,在复合的生态格局下,为公园5~10年的自然演替留出足够的生长的空间。仅在核心圈层、入口处等重点区域,选用较大规格乔木及精致的植物组团配置。

历经2年的建设,新湖公园已经成为大新镇的公共活动中心,周边社区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大大激发了大新镇的活力,成为各类社团与组织的理想的活动场所。




业主单位:
张家港市大新镇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合作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水乡“壶天模式”的韧性建构:张家港大新镇新湖(公园)景观设计 | 亦境作品

发布日期:2020-09-29
大新镇位于中国江苏省张家港市北部港城,邻近长江。历史上,公园所在地地势低洼、湖塘密布,但随着农业发展,大量湖荡被填埋,形成江南“湖田”模式,是典型“圩、江、城”相融合的江南水乡风貌。
本次项目打造兼具市民户外公共活动共享空间功能与蓄洪调水功能的弹性景观体系。